
马秀枝,博士,九三学社社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陆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全球
变化生态学以及温室气体相关研究,中国生态学会会员。主持和承担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专
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个科研项目;以第一和通讯作者
发表各类研究论文 50 余篇。主讲 《森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城
市生态学与环境保护》等多门课程,并指导本科生《森林生态学》课程的野外实习。目前担
任《生态环境学报》、《草地学报》、《冰川冻土》、《生态学报》等期刊审稿人。已培养
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50 余名,获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一等奖荣誉。
教育背景
1994.09-1998.07 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本科教育,农学专业
2001.09-2006.07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硕-博连读,生态学专业
研究工作:
[1] 模拟增温对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
[2] 森林、草地生态系统固碳现状、速率、潜力和机制
[3] 生物质炭在森林和湿地固碳减排效果评价
[4] 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稳定性影响
主持的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林火诱发的大兴安岭北部冻土快速退化对土壤碳组分及碳排放的
影响”(42471166,2025.1-2.28.12),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主持(合作申请)
[2]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土壤碳循环关键过程对模拟增温的响应及其
机理”(2022MS03054,2022-2024)
[3] 内蒙古自治区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基于木炭添加的内蒙古沼泽湿地固碳减排潜力提
升”(2022YFYZ0003,2022.6-2025)
[4] 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项目“新疆重要草地资源调查与保护利用评估”(2022xjkk0400)
课题名称:新疆重要草地生产力现状调查及提升潜力评估(2022xjkk0403),子课题名称:
伊犁州草地生产力现状及提升成效评估(2022xjkk040302)(2022.10 月2025.09)
2
[5] 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 “泛第三极环境变化与绿色丝绸之路建设”项目
五“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与适应策略”课题 1“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估
与适应性管理”子课题 3“欧亚大陆温性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与应对”子子课题 3“温性草地退
化过程中的植物土壤反馈”(XDA2005010303,20182022)
[6]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区积雪覆盖对土壤 C、N 循环关键过程的影
响”(2018MS03043,2018-2020)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林火干扰及木炭管理对兴安落叶松林冻土温室气体通量的影
响”(31260119,2013-2016)
[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兴安岭高纬度林区土壤温室气体通量时空动态变化及冻融规
律研究”(31160117,2012-2015)
[9]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物质炭对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耕作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
响”(2014MS0319,2014-2016)
[10] 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气候变暖对兴安落叶松林区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2009BS0501,2009-2011)
[11] 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原退化的影响” (BJ
06-47,2007-2010)
[12]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新形势下非全日制研究生优化培养模式初探”(2021)
[13]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城市生态学课程双语教学与改革研究”(2013)
研究论文:
Huifang Yao, Ru Feng, Xiuzhi Ma*, Xiaoyang Li, Hui Feng, Shunshun Li, Lei Liang, Xiaorong
Han. Simulated warming reduce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by lowering soil moisture in a
Pinus tabulaeformis forest of the temperate zone[J].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00:
1–15 (2025) | dx.doi.org/10.1139/cjfr-2024-0109.
Xue Wang, Wei-Long Zheng, Xiuzhi Ma, Fei-Hai Yu*, Mai-He Li. Biochar aggravates the
negative effect of drought duration on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dynamics of Pinus massoniana.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Published 06 July 2023, DOI 10.3389/fevo.2023.1166538.
Zhai, Tingting Lu, Shiming Tang, Xiaojuan Liu, Xiuzhi Ma, Guodong Han, Andreas Wilkes3 and
Chengjie Wang*. Methane Emission from Sheep Respiration and Sheepfolds During the
Grazing Season in a Desert Grassland. The Open Atmospheric Science Journal, 2015, 9, 23-28
Mette S. Carter, Peter Sørensen, Søren O. Petersen, Xiuzhi Ma, Per Ambus*. 2014. Effects of
green manure storage and incorporation methods on nitrogen release and N2O emissions after
soil application.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50, 1233-1246.(IF=2.51)
Chengjie Wang, Guodong Han, Shiping Wang, Xiajie Zhai, Joel Brown, Kris M. Havstad,
Xiuzhi Ma, Andreas Wilkes, Mengli Zhao, Shiming Tang, Pei Zhou, Yuanyuan Jiang,
Tingting Lu, Zhongwu Wang and Zhiguo Li. 2014,4:4444. Sound management may
sequester methane in grazed rangeland Ecosystems. Scientific Reports, DOI: 10.1038/srep
04444.
3
Xiuzhi Ma, Per Ambus, Shiping Wang *, Yanfen Wang, Chengjie Wang. 2013. Priming of Soil
Carbon Decomposition in Two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 Soils following Sheep Dung
Addition: A Study Using 13C Natural Abundance Approach. Plos One (Impact Factor: 3.7) 8(11):
1-9, e78578.
Xingwu Lin, Shiping Wang*
, Xiuzhi Ma, Guangping Xu, Caiyun Luo, Zengguo Chao, Yigang Hu.
2009. Fluxes of CO2, CH4, and N2O in an alpine meadow affected by yak excreta during
summer grazing periods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41(4):
718-725.
Xiuzhi Ma, Shiping Wang *
, Jiang Gaoming, Silvia Haneklaus, Ewald Schnug, Paul Nyren. 2007.
Short-term effect of targeted placements of sheep excrement to grassland in Inner Mongolia
on soil and plant parameters. Communication in Soil Science and Plant Analysis, 38,
1589-1604.
Xiuzhi Ma, Shiping Wang *, Yanfen Wang, Gaoming Jiang, Paul Nyren. 2006. Short-term effects
of sheep excrement on carbon dioxide, nitrous oxide and methane fluxes in typical grassland
of Inner Mongolia. New Zealand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49:285-297.
冯辉,马秀枝*,李长生,李枭阳,李顺顺,崔昕远. 增温对大青山中段油松人工林土壤团
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水土保持通报,2025, 3
王敏怡,马秀枝*,马雅楠,袁子玥,郑雨. 新疆草地生态修复的可视化研究基于CNKI的
知识图谱分析. 草原与草业,2024, 36(4):39-45.
姚慧芳,马秀枝*,高健,韩磊,杜金玲,白明荣,刘军. 生物炭对湿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
影响的研究进展. 山东农业科学,2024,56(12):154-162.
马雅楠,马秀枝*,王敏怡,袁子玥,李昕桥,郑雨. 新疆近 30 年自然经济发展与社会因
素动态分析. 绿色科技,2024,19,147-153.
崔昕远,高健,李顺顺, 等. 被动式增温对大兴安岭北部林区大气及土壤温湿环境的影响
[J].内蒙古气象,2024,(06):47-53.
李昕桥,梁蕾,马秀枝*,李长生,韩晓荣,吴昊. 模拟增温对大青山油松林凋落物分解动
态影响.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60(5):599-604.
张晓璞,马秀枝*李长生,吴昊,吴天龙,梁芝. 增温对内蒙古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土壤温室
气体通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2024,52(01):105-109.
李顺顺,马秀枝*,姚慧芳,高健,李长生,韩磊,冯辉,冯茹,崔昕远. 生物质炭添加对大
青山油松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东北林业大学学,2024,8:19-25.
张月欣,麻云霞*,马秀枝,李钢铁. 张博. 接种 4 种丛枝菌根真菌对榆树幼苗抗旱性的影
响.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24,22 (3):146-153.
张月欣,麻云霞1,马秀枝*,张金旺,王月林,俞海生. 大青山不同林龄榆树林的土壤酶和
养分特征.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23,25(12):168176.
袁子玥,马秀枝*,王海娇,冯茹,王新园,韩妮,吴昊. 开顶式增温箱对温带半干旱区域
空气 温湿度影响的模拟试验.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51(11):143-149.
李枭阳,马秀枝*,杨玉培,李长生. 油松人工林土壤 N2O 排放通量的昼夜变化规律及其影
4
响因子. 林业资源管理,2023,4(2),88-95.
王新园,李依倩,马秀枝*,李⻓⽣,⽥弘,杨林,梁蕾,张志杰. 根河源湿地公园不同下
垫⾯⼟壤理化性质与温室⽓体通量的变异. 现代园艺,2023,21:53-57.
韩妮,马秀枝*,梁蕾,韩晓荣,朝宝,李枭阳,吴昊. 大青山油松林土壤主要含碳温室气
体通量的昼夜变化特征. 内蒙古气象,2023(02):21-25+31.
张茹,杜金玲,马秀枝*,邹逸航,郝晨阳,付宇. 大兴安岭林区 1970-2019 年积温的时空
变化特征. 中国农学通报,2023,39(19): 93-101.
朝宝,马秀枝*,萨日盖,武玉龙. 2016-2021 年呼和浩特市大气臭氧浓度变化特征分析. 内
蒙古气象,2023,1:14-19.
吴天龙,马秀枝*,梁芝,高伟,刘洋,张晓璞. 模拟增温对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及空
气温湿度的影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3,51(1):19-26.
李依倩,张晓璞,马秀枝*,李长生,郝晨阳,田泓,吴昊,梁芝. 短期增温对内蒙古大青
山油松人工林土壤净氮矿化速率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2023,51(5):126-131,175
郝晨阳,马秀枝*,李长生,赵毅勇,武玉龙,梁燕,魏宽. 短期增温对大青山油松人工林
土壤呼吸的影响,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50(11):72-77.
郝晨阳,马秀枝*,李长生,田泓,张茹,吴昊,武玉龙.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近 49 年降雪
时空变化特征,气象与环境学报,2022,38(5):49-58.
张茹,马秀枝*,杜金玲,李长生, 梁芝,吴天龙. 模拟增温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土壤
CO2 通量的影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2,50(8):83-88.
萨日盖,马秀枝*,韩晓荣,梁蕾,朝宝,李小梅,刘爱业. 中蒙两国中部边界草原区近30 a
气候与植被变化特征,内蒙古林业科技,2022, 48(02):47-54.
冯茹,郝晨阳,马秀枝*,李依倩,李长生,张志杰. 短期模拟增温对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土
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林业资源管理,2022,4(2):141-148.
梁蕾,马秀枝,韩晓荣,李长生,张志杰. 模拟增温下凋落物对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土壤温室
通量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2022,31(3):478-486.
滑永春,马秀枝*,萨如拉. 内蒙古地区草地 NPP 时空变化及预测.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自
然科学版),2021,50(4):553-561.(双月刊)
滑永春,马秀枝*,斯钦毕力格. 内蒙古荒漠草原植被降水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 中国沙漠,
2021,41(4):51-58. (双月刊)
宝乐尔其木格,舒常禄,马秀枝*,刘政,李长生,张志杰. 大兴安岭北部林区1975-2016年
积雪时空特征分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21,42(2):27-35.
韩晓荣,杨林,马秀枝*,梁蕾,李依倩,梁芝. 不同龄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养分及其化学
计量特征. 林业资源管理,2021,6(3):129-136. (双月刊)
张茹,马秀枝*,刘爱业,郝晨阳,付宇. 大兴安岭根河林区 40 年负积温突变分析,内蒙古
科技与经济. 2021,11(6):85-86.
郝晨阳, 高伟, 马秀枝*, 张茹. 1970-2018年根河市降雪时间变化特征. 内蒙古科技与经
济,2021,11(6 ):72-73,+84.
5
李依倩,马秀枝*,舒常禄,李长生. 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近40年积雪时空分布特征.内蒙古
农业大学学报,2021,42(6):4450. 2021年11月
胡志超,王海梅*,马秀枝. 呼伦贝尔土地利用格局及其植被覆盖变化研究. 草原与草坪,
2020,40(5):2328.
杨林,马秀枝*,李依倩. 放牧对荒漠草原克氏针茅种群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报,2020,40(02):328-334.
杨林,马秀枝,李长生,舒常禄. 积雪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西北林学院学
报,2019,34 (06):96-102.
武志华,李娜,马秀枝,董晔,郭子文,刘惠荣*. 2018. 大兴安岭地区粘细菌资源的多样
性及其生物活性. 微生物学通报,45(02):266-283.
舒常禄,马秀枝*,蒙美莲,范雪松,任少勇,张倩. 炭基肥施用对农田土壤性质及温室气
体排放的影响.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7,38(2):49-61.
马秀枝*,范雪松,舒常禄,李长生. 不同时间序列林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林区土壤性质及
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2016,25(6)939-946.
任乐,马秀枝*,范雪松. 不同经营方式及生境对大兴安岭高纬度林区生长盛季森林土壤
CO2、CH4、N2O 通量的影响. 生态环境学报,2015, 24(3): 378-386.
范雪松,马秀枝*,任乐,孟晓旭. 林火干扰对寒温带兴安落叶松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林业资源管理,2014, 12(6): 115-120.
任乐,马秀枝*,李长生. 林火干扰对土壤性质及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2014,
2,502-509.
马秀枝*,李长生,任乐,王鹏飞. 生物质炭对土壤性质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生态学杂志,
2014,5,1395-1403.
马秀枝*,张秋良,李长生,陈高娃. 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时间变异. 应
用生态学报,2012, 23(8): 2149-2156.
马秀枝*
. 高校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及探索性改进.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177-178.(教
改文章)
陈高娃,马秀枝*,李长生,巴彦查干,王成杰..2012. 校园内不同树种行道树及不同类型绿
地遮光效应的比较.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33(2):63-67.
马秀枝*,李长生,陈高娃,巴彦查干,王成杰. 2011. 校园内行道树不同树种降温增湿效应
研究.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32(1):125-130.
马秀枝*,李长生,陈高娃,乌云达来,王成杰. 2010. 校园内不同绿地类型降温增湿效应研
究.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31(4):113-117.
杨小丹,马秀枝*,周梅,海龙等. 2010. 寒温带大兴安岭渐伐林森林土壤 CH4通量的研究.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31(3):52-59.
王飞,张秋良*,马秀枝,王立明. 2012. 渐伐对草类-兴安落叶松林下植被多样性的影响. 生
态环境学报, 21(5): 813-817.
马瑞芳,李茂松*,马秀枝.2011.气候变化对内蒙古草原退化的影响.内蒙古气象,2:30-34.
马瑞芳,马秀枝.2008.借鉴Holdrige生命地带分类系统方法分析内蒙古草原近50年气候变
6
化特征.内蒙古气象,2:2428.
马秀枝*,王艳芬, 汪诗平,王金枝,李长生.2005.放牧对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土壤碳
组分的影响.植物生态学报,29(4):569576.
王艳芬*,马秀枝,纪宝明,杜睿,陈佐忠,等.2003.内蒙古草甸草原 CH4 和 N2O 排放通
量的时间变异.植物生态学报,27(6):792-796.
刘贵河,林立君,汪诗平*,韩建国,马秀枝.2006.饱和链烷技术测定绵羊食性食量精确
性研究.中国农业科学,39(7):1472-1479.
刘贵河,张英俊,汪诗平*,韩建国,马秀枝.2006. 影响内蒙古典型草原3种牧草饱和链
烷回收率的因素研究.草业学报,15(4):109-114.
李长生,李茂松,马秀枝,杨正礼*,等. 黄淮海地区农田污染对粮食生产的制约及防治.自
然灾害学报,2006,15(6):286-291.
蒙美莲,门福义,刘梦芸*,王俊平,马秀枝.1999. 马铃薯茎叶解剖结构与淀粉积累的相
关性研究. 中国马铃薯,3:8-12.
专著:
王成杰,金净. 马秀枝. 碳资产管理核心概念释义. 应对气候变化及碳发展项目,2019, 10,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ISBN 978-7-204-15895-9
主编《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中国林业出版社,统一书号 ISBN
978-7-5038-7398-0,2014.3 月第一版;(12 万字)
主编《中国生态系统内蒙古大兴安岭站·森林生态系统卷·内蒙古大兴安岭站》,中国农业
出版社,统一书号 ISBN 978-7-109-15996-9,2011.9 月第一版
副主编 《气候变化与草原生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统一书号“ISBN 978-7-204-43403-8”,
2015 年 7 月第一版
参编《大青沟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及其多样性》,辽宁科技出版社,统一书号 ISBN
978-5381-6989-8,2011.3 第一版
专利:
马秀枝,姚慧芳,李顺顺,崔昕远,晁开瑞,冯茹. 一种湿地生物质炭施入的装置. 专利号:
ZL 2023 2 3387538.6(授权公告号: CN 221710459 U;专利申请日:2023 年 12 月 12
日;授权公告日:2024 年 09 月 17 日)
张月欣,麻云霞,石俊庭,李钢铁,马秀枝,李崔玮,邵亚洲,郑建伊. 一种文冠果种植根
际微生物施肥装置及方法. 专利号:ZL 2024 1 1388855.6(授权公告号:CN 118872449
B;专利申请日:2024 年 10 月 8 日;授权公告日: 2024 年 11 月 29 日)
获得奖励:
2020 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一等奖“内蒙古草原放牧生态系统固碳减排调控机制研究”
全日制毕业硕士生:
2024:
7
袁子玥. 2024. 内农大硕士. 新疆伊犁河流域极端气候特征及其与植被生产力关系分析.
李昕桥. 2024. 内农大硕士. 新疆伊犁河流域植被生产力时空动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枭阳. 2024.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 增温对大青山油松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冯茹. 2024.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 增温对大青山油松林土壤活性碳组分与酶活性的影响.
2023:
吴天龙. 2023. 内农大硕士.模拟增温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张晓璞. 2023.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模拟增温对大青山油松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朝宝. 2023.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放牧对武川县人工柠条林生物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韩妮. 2023.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内蒙古大青山油松林土壤 CO2和 CH4通量昼夜变化特征
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新园. 2023. 内农大硕士.模拟增温对大青山油松林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2022:
韩晓荣. 2022. 内农大硕士.凋落物去除对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梁蕾. 2022.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模拟增温对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和凋落物
分解的影响.
萨日盖. 2022.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中蒙两国中东部气候及植被变化对比研究.
2021:
张茹. 2021.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模拟增温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郝晨阳.2021.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模拟增温对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土壤 CO2 通量的影响.
李依倩. 2021. 内农大硕士.模拟增温对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土壤氮矿化及 N2O 排放的影响.
2020:
杨林. 2020. 内农大硕士. 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植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2018:
舒常禄. 2018.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近 40 年积雪时空动态变化.
2016:
范雪松. 2016. 内农大硕士.林火干扰对兴安落叶松林区土壤性质及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2015:
任乐. 2015. 内农大硕士.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主要地-气温室气体通量的时间和空间动态.
非全日制毕业硕士生:
1. 吴岚. 2024.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 2000-2020 年阿拉善盟植被 NDVI 时空变化及其影响
因素分析.
2. 孟范辉. 2023.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 舒兰市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评价.
3. 赵妍. 2022.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 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场森林资源动态分析及经营对
策.
3. 王晓庆. 2022.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 张承高速沽源养护路段绿化树种现状与分析.
4. 屈静媛. 2021. 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 乌拉特中旗公益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