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至14日,由中国内蒙古农业大学森林草原防火团队及雷击火和边境火防控技术创新联盟与蒙古国科技大学联合组织的“中蒙雷击火防控联合考察与学术交流”活动在蒙古国顺利举行。此次活动以《中蒙雷击火减灾技术联盟框架协议》落地为核心,通过高层对话、多部门技术研讨、自然保护区调研、国际学术交流及雷击火烧迹地现场联合调查,推动了双方在雷击火防控、生态修复领域的务实合作,标志着两国在跨境生态保护与雷击火防控合作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8日上午,团队与蒙古国科技大学(Mongol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MUST)食品、轻工业与设计学院相关领导举行了会谈,双方介绍了各自所在学校情况,就《中蒙雷击火减灾技术联盟框架协议》落地细则展开深度磋商,也初步形成了双方共同申报可燃物干旱预警技术、雷击火烧迹地恢复技术等联合攻关项目的意向。蒙古国科技大学食品、轻工业与设计学院院长表示,蒙古高原雷击火频发已成为区域生态安全重大挑战,期待通过与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合作,共建技术高地,破解雷击火 “发现难、扑救难、恢复难” 困境。


9日,中蒙“关于开展森林和草原火灾跨学科研究”的研讨会在蒙古国科技大学召开。蒙古科技大学校长、蒙古紧急事务总局(Nation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 NEMA)、国家消防局(National Firefighting Service)、蒙古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Mongolia, NUM)、蒙古国科学院(Mongolian Academy of Sciences)以及蒙古国科技大学相关学院等蒙方专家与会。
内蒙古农业大学森林草原防火团队专家做了专题发言,系统介绍了雷击火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从 “区域防雷理论” 解析蒙古高原(内蒙古大兴安岭)雷击火发生规律,到 “雷击路径模拟” 精准定位高风险区域,再到 “雷电拦截技术” 的实地试验进展,为蒙古国雷击火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随行的雷击火防控装备专家分别介绍了无人机、地面卫星通信接收系统、超短波自组网系统、灾后红外物候监测相机、火场气象监测等高新技术在雷击火防控方面的应用引发蒙方高度关注,中蒙双方专家就雷击火防控技术进行了深入交流,蒙古国家紧急事务管理局代表指出,中方技术及装备与蒙方雷击火防控需求高度契合。

10日,团队赴乌兰巴托市郊中央省的特勒吉国家公园(Terelj National Park)、格多汗严格保护区(Bogd Khan Mountain Strictly Protected Area),了解了蒙古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系(严格保护区、国家公园、自然历史古迹等分类管理模式)、日常巡护机制、火险防控措施及“自然—保护区—社区”三维防火网格化管理模式。
11日上午,由蒙古国科技大学主办的“退化森林的重新造林、保护与利用的技术与创新国际研讨会”召开,中方两名专家分别进行了主旨报告和专家报告,分别从“以水定绿”和“森林草原火灾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两个方面介绍了最新的研究成果。来自中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国的近7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11日下午,中方参观了乌兰巴托消防局,了解到他们不但负责城市消防,也承担周边森林草原防火任务。2025 年蒙古国境内最大森林(草原)火灾发生在色楞格省东布伦县(Züünbüren District, Selenge Province),乌兰巴托消防局也参与了这场被蒙古国副总理称为“2025 年迄今最严重灾情”的扑救工作。

9 月 12 日,中蒙联合调查队驱车380公里,赴色楞格省东布伦县,对 2025 年 2 起雷击火(过火总面积 1.2 万公顷)开展灾后恢复专项调查。中蒙双方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火害评估标准,布设标准地9块,完成火烧程度分级(轻、中、重)、枯落物残留量和土壤剖面采集、植被更新状况及地面火烧特征记录,并设立了长期固定观测样地。色楞格省自然资源与环境局局长、色楞格流域保护区中心领导、紧急事务部森林草原火灾扑救队队长全程陪同。双方初步商定2026年春季采用红外相机识别林木萌芽率,监测受灾乔木恢复情况,制定“森林草原火灾后生态修复实施方案”,提出植被重建建议。


活动期间,双方还就2026年共建“色楞格雷击火防控装备联合测试中心”进行了深入讨论,并确定下一轮会议将于2026年7月在呼和浩特或内蒙古大兴安岭举行。

此次蒙古国之行,通过 “座谈 +学术交流+联合调查” 三维联动,标志着中蒙雷击火减灾合作从 “框架协议” 全面转向 “联合监测、联合测试、技术互鉴、成果共用” 的实质阶段。双方约定,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快推进《中蒙雷击火减灾技术联盟框架协议》落地。下一步,双方将聚焦深化技术协同与生态共建,共同守护蒙古高原生态屏障,为 “一带一路” 绿色发展提供区域协作的典范。

来源:公众号.雷击火和边境火联盟